Saturday, September 30, 2006

譬喻

最近從書本及與朋友傾談中得悉以下頗有趣的譬喻:

1) Concepts

"You do not go out into the street in your underwear, although usually you are wearing underwear. The underwear is not visible but is there all the time. It is the same with concepts. They are there. They underlie the practical things we do - even when we are not conscious of them."(from "How to have a beautiful mind"~Edward de Bono)

的而且確,從小到大,我們都在不斷學習怎樣從複雜事物中抽取概念.只是我們並不察覺.為了把複雜事物概念化,層出不窮的各色各樣的理論不斷湧現.由於理論太精華,太抽象,我們會覺得有點甚或十分難明白.不過,如果我們能掌握概念,有助於我們日後應付自己不太熟悉的事物或情況.

2) 蒸魚

有個朋友,在公司其中一個vendor裡工作,她告訴我:點解你哋間公司口既IT部門完全冇strategy,都唔知同唔明白自己想要甚麼...就好似你請個識"湯魚"的人,又請個識調味的人,另外又請個識煲水的人,咁都唔代表你可以蒸倒條魚出嚟啦!點解唔一開始就請個識"蒸魚"的人呢?!

但現實就是這般無奈,人為制度充滿窠臼,試問不完美的地方靠不完美的人就能改善嗎?

3)宇宙至高統治權的爭論 (辨明聖經的真理)

反叛的學生挑戰老師的教導權,認為只要能想出另一個解答數學題的方法,就能證明老師的方法不對,自己比老師更有資格施教.在這個比喻中:

老師=耶和華
反叛學生=魔鬼撒旦
數學難題的解答方法=統治方式(數學難題很多時有超過一個解答方法,就正如世上有很多不同的統治方式,撒旦提倡自私自利的統治方式,而耶和華的統治方式以愛為本)
粉筆=宇宙自高統治權 (誰有資格統治衆生?正如老師將粉筆交給反叛的學生,容許他向全班同學表明自己解答方法行得通;耶和華也容許撒但表明自己會怎樣統治人類,並容許不同形式的統治方式)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06

理智與感情

最近時常聽見“不要讓感情壓倒理智”,這等同過份感情用事,只憑感覺行事,完全不顧及後果.人普遍認為“感情”就是負面的情緒;而“理智”永遠是褒義詞,高高在上,凌駕一切.感情與理智不能共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充滿感情的人往往缺乏理智,理智的人就不會感情用事,若感情壓倒理智就會萬劫不復永不超生,而理智壓倒感情就是道行高,完全沒有問題. 為何感情只會等同負面情緒,而理智就一定有利無害?難道情緒一定要分負面或正面,不是正面就一定是負面嗎?!一個過份理智,沒有感情的人,你會喜歡與他/她做朋友嗎?既然所有人都有感情,會有喜怒哀樂等情緒,那為何硬要對人性自然存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存有偏見,把感情看成不好的,不受控制的怪物,非要壓倒,排除它不可呢!為何我們不能對待感情像對待理智,容許及承認兩者的平等,共存,互不侵犯,互惠互利,互相依存?

Monday, September 18, 2006

Lateral or Parallel Thinking (Edward de Bono)

最近在看Edward de Bono的 Six Thinking Hats, 很有意思,書中反對希臘哲學家如蘇格拉底,拍拉圖,亞里士多德的argumentative way of thinking, 指出平衡思考(Lateral/Parallel Thinking)才是具創意(creativity)或導致創意的思考模式.我想如果真的實行出來話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不過也有一定的困難.因為要確保參與者自律地同一時間載上同一頂帽子.